非常醫生|刀尖上的舞者 張宗揚:外科醫生要膽大心細

醫健人物

撰文: 周美好

發布時間: 2024/09/02 17:29

分享:

分享:

張宗揚說外科醫生不單是手術枱上工作,在手術前斷症、與病人及其家人溝通、手術後的情況或可能遇到的後遺症都要詳細講解。(王韻青攝)

外科醫生靠冷靜頭腦、一雙明目、一雙巧手,以手術刀遊刃於心脾肺腎肝膽胰中。外科專科醫生張宗揚說要加多一項:膽大心細,因把病人身體剖開後,就算事前千計萬算,仍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可發生,刻下必須當機立斷。

張宗揚說外科醫生不單是手術枱上工作,在手術前斷症、與病人及其家人溝通、手術後的情況或可能遇到的後遺症都要詳細講解。(王韻青攝)

張宗揚醫生出生於醫學世家,父母曾在國內分別當牙醫及醫生,兩人來港已無當醫者,冥冥中由兒子延續懸壺濟世之路。

父母沒刻意栽培他成為醫生,給予兒子極大自由度。「他們說要看看我的興趣在哪,也由我自由選擇將來發展之路。」

8A尖子最後選醫科

他是受電視劇《妙手仁心》而立定行醫志向。「當年睇完,覺得做醫生不錯,大家都好尊敬醫生又幫到人,開始循行醫的角度去想。」父母有醫學知識,對他有潛移默化的影響,小時候的他到圖書館,不其然會找關於人體運作的書籍來了解,方才發覺興趣自小已萌芽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會考取得8A佳績,全力向醫科進發?不!他原來仍心大心細。「我當時好沉迷睇物理書,對愛因斯坦相對論天文學興趣濃厚;對電腦也興趣滿滿,我中學年代,IT科技程式十分盛行。以上科目都有考慮過,但最後都敲定醫學系。」

讀書心法:重複溫習  溫故知新

他順利入讀港大醫學院,坦言考試壓力和三、四年班要到病房見習,壓力非輕。「教授及醫生們對我們要求很高,其實可以理解,他日醫人才不會出事。醫科生要備課,但醫學知識廣如浩瀚,確是有點壓力,也有些辛苦,為應付考試,我們隨時要閉關溫書一、兩個月。」

醫科功課繁重他也參加不同活動,曾是香港大學的壘球校隊,參與大學聯校壘球比賽。(被訪者提供)

他說醫書厚甸甸無辦法全部熟讀,要訣是不斷重複溫習,一次不能100%記得,隔一段時間溫故知新,漸漸會記得牢。「後來接觸病人後,了解到哪些知識是實用,逐漸有臨床的senses,藉此累積經驗。」

讀至四、五年級要分科實習,他有段時間跟隨外科入手術室做手術,手術時醫生的專注、手藝的施展、過程中遇到困難要克服、術後見到他們與病人的互動等,深深吸引張宗揚,他有自信能勝任,幫到病人,於是選擇以外科作為專科。

「外科的效果通常是立竿見影,病人手術後問題迎刃而解,也是另一吸引我的地方。外科醫生與病人的連結十分緊密,手術由頭跟到尾,覺得病人猶如我的兒子般,要錫住佢。」

他(右一)與醫學院大學同學影畢業照。(被訪者提供)

視敬重的大國手為榜樣

在瑪麗醫院接受專科訓練,張宗揚對幾位大國手特別心悅誠服。「當時的瑪麗醫院有很多出色的大醫生,如范上達教授,他當時既是外科部長也是肝膽胰科主管,受他影響,令我對肝膽胰科產生興趣。其他如張丹圖、竺兆豪教授,他們對行醫的熱情、工作的投入無出其右。外科的工作本身都辛苦,其中的肝膽胰科尤其艱辛,基本上他們是由朝做到晚,手術難度高,他們依然百份百投入,技術又高超,我視他們為榜樣。」

有「刀尖上的舞者」之稱的外科醫生,擅長「武刀弄槍」,張宗揚指外科醫生要有膽大心細的特質。「手術過程中常遇上突發事,在手術前必須想好每一步,手術時或手術後出現的可能性,都要注意每一個細節,打一個結或輕或重,如此極微細的變化都可有不同後果。」

張宗揚正為病人進行肝膽胰手術。(被訪者提供)

而進行一些大型手術,往往要憑經驗當機立斷,不能畏首畏尾,如一些嚴重細菌感染個案,若手術時間拖延太慢,病人創傷愈大,遇到的困難可能愈多。「如果計劃做5個手術步驟,在病人迫不得已的危急情況下,或只能先做3個步驟,待病情穩定再進行手術,外科醫生要靈活變通,絕不能死板。」

手術中的意料之外

盡管事前已計研心算,張宗揚指在開刀一刻出現意料之外事情也司空見慣。「好像手術前病人已照掃描,腫瘤在肝某一邊,但開到刀才發現腫瘤比想像中嚴重,已侵蝕另一部位,這時醫生或需調節改變手術計劃,令手術得以完成。甚至有時原本計劃切除十二指腸的腫瘤,開刀後赫見腫瘤巨大,並壓迫到其他血管,可能要放棄手術切除,再想有無其他方法幫到病人,這當中的拿捏需隨機應變。」

他在明愛醫院的兩位恩師莫碧添教授及梁志強醫生。(被訪者提供)

不少外科手術複雜精細,張宗揚以他常做的肝膽胰手術為例,精細如兩、三毫米的膽管或胰臟管接駁,會用上幼過頭髮的綫去縫合,視力與雙手靈活度的要求都高。「但我這兩方面都無特別去保養,只是遇上精細手術前兩、三天,不會做體力大的活動運動。」

他最長手術紀錄是接近14個鐘頭的肝內膽管癌手術(肝癌一種),因腫瘤大且包着重要血管,手術有一定難度,對人的體力和耐力都是挑戰。「做如此大型手術都比較緊張,很多細節要注意,在專注過程中不會覺得肚餓、口渴,亦因為無飲水也不用上廁所。但當完成時,腎上腺素下降,人就感受到疲累。」所以能長時間專注,也是當外科醫生的其一條件。

他接受肝膽胰微創手術訓練。(被訪者提供)

難忘個案  有可惜有欣喜

張宗揚行醫生涯中有兩個難忘個案:一名年約20多歲、患有嚴重智能障礙病人,她一直住院舍,因急病入院時已休克,心肺功能太差已無法做手術。「病人是胃潰瘍及腸胃穿窿,併發嚴重腹膜炎及敗血症,但她已不省人事,血壓也量不到,未能施手術,但病人家屬一時未能接受,要與他們好好溝通。」最後病人也離世,是一個傷感的故事。

與肝癌手術康復病人合照。(被訪者提供)

另一是年輕女子在胰臟尾端長了腫瘤需進行手術,因血管供應相連,一般連脾臟也一併切除。張宗揚花工夫捨易取難為她進行微創切除腫瘤,成功保留脾臟,年輕病人十分欣喜,她已移民英國,仍和張宗揚保持聯絡。